关于套词,我想对你说 (下)

套词,即PhD申请中,与研究兴趣契合的教授通过邮件交流并获得面试机会,在递交申请前“确认眼神”的流程环节。笔者从事Ph.D. 申请咨询10余年,指导学生套词无数。现将一些套词心得总结归纳如下:

1. 教授制 vs. 委员会制

教授制,即教授在博士招生时,有较大的话语权,虽然也需要经过招生委员会/研究生院的approval, 但教授在博士录取中的决定权重大于50%。 这种情况,是一定需要套词的(当然也有学生略过套词步骤,直接递交申请等着被捞,但这样做大大降低了被录取的概率)。

委员会制,即学院(department)每年任免不重复的3-5位教授成立招生委员会,由招生委员会开会筛选进入面试环节的学生。 委员会制又分为强委员会制绝对委员会制。  强委员会制,委员会的权重>50%, 但教授依然有部分权重。  绝对委员会制,是由委员们投票决议,前期套磁的意义就不大,得到的回复基本都是等委员会(committee)的录取结果,或者鼓励申请一类。

怎样判定一个专业是教授制还是委员会制,需要大量的经验。以北美博联近10年的申请经验,都不能说摸清所有学校,所有专业的招生制度。总的来说,funding来源于教授(教授的grants, 和校外企业合作项目等),则大概率是教授制; funding 来源于学院或学校(TA, Fellowship, Award, Scholarship等),则大概率是委员会制。  一些学校的一些专业,第一年不定导师,在不同的实验室轮岗(rotation),则也是(绝对)委员会制。

2. 不同专业的套词要求

Engineering大类(土木,交通,环境,地质,机械,电子,材料,遥感,矿山,石油,能源与动力,城市规划等), 大部分学校的Computer Science,Information Science 是教授制的。  

除CS/IS以外的其他Science大类,如生物,生物统计,生物信息学,化学,物理,心理学,数学,统计学等绝大部分是委员会制。

商科(管理,金融,市场,会计,运筹,管理信息系统)绝大部分是(绝对)委员会制,经济系大部分是委员会制,小部分是教授制。

文科专业,比如文史大类,传播/传媒,教育,艺术设计等,绝大部分是(绝对)委员会制。

3. 什么时候套词合适?

这个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。 以9月入学的申请为例,套词可以贯穿头一年的10月份到来年的5-6月。 但最佳的黄金时间段是10-11月(截止比较早的), 1-2月(截止比较晚的)。12月不适宜套词,期末很忙且衔接圣诞节放假。

4. 委员会制还需要套词吗?

(绝对)委员会制不需要套词,或者说套词的意义很有限。这种情况的申请策略是先递交,文书里把目标教授(们)写入。递交之后,可以适当和PhD program director 做email沟通。给目标教授,也可以适当的做一些沟通,但不期待会有太多回复。

(强)委员会制,虽然委员会的权重>50%, 教授依然有部分权重,教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委员会的决议(看是否是大教授,甚至教授在委员会里那就更好了)。所以,可以适当套词(回复不会很多,如果没有回复也是可以直接递交的)。